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前身是2010年8月18日挂牌成立的重庆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因战略调整而升级为工业开发区。水土开发区涵盖北碚区水土街道、复兴街道,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62.61平方公里,是重庆功能区之一和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创建绿色、智慧、环境宜业一举的产业集聚区,成立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创建绿色园区发展工作组,统筹管理开发区绿色园区的规划与建设。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以“两高三心”(即高新技术产业区、高端人群居住区;数据处理中心、医药服务中心、电子信息软件研发中心)为发展目标,集聚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集成了无数新兴战略性产业项目。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自然禀赋,绿化美化区域环境,提速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将生态的触角延伸至“一方水土”末端。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在园区绿色建设方面实施了很多亮点工程,包括水电气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项目、科技研发项目绿色产业链、能效升级、资源循环再利用、绿色环保和能力建设项目等五方面的工程项目,主要工程32个,总投资约7326015.41万元,其中绿色产业链项目11个,投资金额约5213600万元,能效升级项目5个,投资金额约602629.74万元,资源循环再利用项目2个,投资额约19969.67万元,绿色环保项目7个,投资额约166916万元,能力建设项目7个,投资额约1322900万元。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成“水土高新生态城” 

1.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优化空间布局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结合“3511”产业发展思路和 “1225”城市建设思路,优化完善空间总体布局,形成两大“城市服务功能区”、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两大“绿色生态发展区”,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生态新城。

2.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打造智慧新城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充分利用重庆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依托重庆高新机构和项目平台,全面搭建“智慧城市”设施平台,加速完善智慧基础设施。

3.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立足绿色供应链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在绿色供应链打造方面,通过重庆本地投资集团参股的方式,引进国内光电显示行业龙头企业京东方入驻园区,同时,又聚集了康宁玻璃、法液空、住友化学、东进等世界500强企业,基本形成了以京东方为“龙头”的“上、中、下”游光电显示全产业链。

4.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着力智能制造

由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三峡办和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落户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为开发区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和绿色产品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通过政策鼓励,引入了川崎、山郑、华数、嘉腾、长安徕斯等众多国内外机器人品牌企业,为提升重庆智能工业,打造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5.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高效能源利用

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一次规划配套5台F级型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机组,装机规模2315MW,目前已建成并投产运行2台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装机规模2×467.34MW,实现园区冷热电三联。

另外,重庆水土工业开发区积极推动园区建筑节能,鼓励企业新建建筑采用节能设计和节能型材料,老旧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大力发展交通节能,园区95%以上公共交通采用新能源汽车;积极推动园区公共照明节能,园区大力推广半导体(LED)照明,健全公共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积极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和尽量使用新能源作为照明能源。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